也許很多學生和家長在參加高考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志愿填報,以致于在正式填報的時候顯得手足無措,而這對于考生的未來發展卻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們要對此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那么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是什么意思?不平行志愿是怎么錄取的?而你也想知道的話可以一起來仔細看看。
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是什么意思?
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指的是各批次錄取的過程中,所有的學校都同時同步錄取同一順序志愿的考生,這就代表著同一個批次線上的考生在同一個時間內只能是同一順序的志愿被檢索投檔。與平行志愿的錄取規則不同的是,它采用的是“志愿優先”的投檔原則,按照考生的志愿順序進行錄取,考生在每個批次只能填報一定數量的院校,且第二志愿能用上的概率小。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考生對第一志愿選擇的院校和專業錄取率有一定的預判,建議大家要填報最為穩妥的志愿,畢竟不實行平行志愿的情況下,考生的志愿順序對錄取結果有很大影響。因此相比較而言,平行志愿的投檔模式優勢會更大,每個志愿考生可以填報多個并列院校志愿,從而有多個被投檔機會,增加了考生被錄取的機會,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
不平行志愿是怎么錄取的?
首先不平行志愿實際上就是我們熟知的順序志愿,它的錄取過程是按照“志愿優先,分數從高到低”的原則進行的。在這種志愿模式中,第一志愿的錄取優先級最高,其次是第二志愿,以此類推。而在同一志愿順序內,會按照考生的分數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然后依次進行錄取。
而不平行志愿的投檔過程則先是根據高校的招生計劃在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上,按照考生志愿順序從高分到低分進行投檔,將對所有批次分數線上的考生按其第一志愿進行投檔。如果某一志愿的考生人數超過了該院校的招生計劃,那么會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投檔,直到填滿招生計劃為止。
在投檔結束后,高校就會按照投檔成功的名單進行審核錄取,包括專業錄取規則、體檢要求等因素,如果某一志愿的考生被某院校錄取,那么該考生的后續志愿將不再被檢索和投檔。而某一志愿的考生未被錄取,那么會按照志愿順序繼續檢索和投檔其后續志愿,直到被錄取或所有志愿都被檢索完畢為止。
然后,在所有志愿錄取結束之后,部分高校的招生計劃未滿的話,還會進行一定的補檔和調劑。其中調劑指的是在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都無法滿足時,根據考生的分數和志愿情況,將其調劑到其他有空缺計劃的院校或專業。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院校或專業都接受調劑。
對于上述的錄取流程有了大致了解,我們在填報不平行志愿時則需要對自己的成績有一個綜合的評價,選擇最為適合穩妥的院校和專業,對各院校的招生政策、專業特點以及錄取規則有深入的分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
注明:以上信息均為參考,具體以官方數據和2024年實際情況為準!
相信大家在錄取結果公布之后就知道自己是被第幾志愿錄取的,雖然說很多學生對大專學歷并不滿意,可是也好奇
高考在很多高校的實際招生錄取過程中,可能部分院校和專業未能完成規定計劃,就會在初次錄取結束后統計剩余
在高考整個招生錄取過程中征集志愿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部分在常規階段未被目標院校錄
對于所有的學生來說,高考的第一志愿都占據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而很多人實際上對高考志愿填報的規則并沒有
在整個高中教育階段中,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比如說體測成績就成為了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并
雖然說在高考志愿錄取的過程中,提前批一般是最先開始的,而這也是少部分考生會接觸到的批次,所以很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