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學作為國內頂尖一流的高校是考生們多年來奮斗的目標院校,而在116所211大學中包含了39所985大學,從綜合實力來看非985的211大學會比985大學遜色一些,今天小編就本文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非985的211大學中比較強勢的實力較強的8所211大學詳細名單吧!供大家選擇和參考!
根據數據顯示,全國共有116所211大學,而其中包含39所985大學,而純211大學的高校共有73所,具體名單有北京科技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等,在了解比較強勢的211大學之前,小編認為我們有必要先了解一下211大學的含義及建立的目標。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旨在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目前共有116所211大學,均為國內頂尖一流的高校,在教學質量、科研成果、學術研究、就業率等方面都屬于是國內上千所本科層次院校中的佼佼者,旨在培養能夠滿足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專業人才,為國家的發展添磚加瓦。
而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全國本科層次的高等院校中985工程大學是國內最好的大學群體,在海內外首屈一指的清華北大均位列985的行列,從綜合實力、創辦歷史等各方面比較純211大學確實要稍微遜色于985大學,但是即便如此211大學擁有自己的強勢專業,比起地區偏遠或者專業領域單一的985大學更值得選擇和報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盤點的8所實力最強被人低估的強勢211大學供參考和選擇:
1、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是一所雙一流、211大學,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地理位置優越,毗鄰上海市,作為一所國家航天局共建的省屬重點綜合大學,蘇州大學在專業建設上格外的突出,擁有8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雙一流專業和4個國家重點專業,其中學校的7個學科躋身學科前50名,分別為納米科學與技術位居學科第4名,紡織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生物醫學與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和化學工程學科名列前50強。在全國高校排名上,蘇州大學也是排在前一百名,根據2024年最新排名顯示,在軟科綜合類高校中位列第43名,在校友會綜合高校位列第39名。
2、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作為安徽省僅次于中科大的一所211大學,其不管是綜合實力還是政府扶持都是安徽省最看重的高校,高校位于安徽省科技之都合肥市,地理位置優越,未來的就業前景可以說也是非常的可觀的,合肥工業大學作為國際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在專業設置方面也是毫不遜色一些985高校,覆蓋領域廣泛,其中擁有國家特色專業12個,雙一流學科1個,國家重點專業3個,其中車輛工程、藥學、制藥工程等專業緊隨市場需求,就業率自然是相當高的,而在全國高校排名中合肥工業大學也有著非常不錯的排名,在2024年校友會綜合高校排名中位列全國第54名,位列軟科綜合高校的第83名,是安徽省乃至全國理工類考生所青睞的211大學。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一所非985的211大學和雙一流高校,作為一所一航空航天為特色的高校,是很多想要成航空航天類人才考生的首選,學校隸屬于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多年來為國家航空航天行業培養了一批批專業人才,盡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對于其他的985高校,尤其在航空航天類專業上會更為強勢,更能夠被用人單位所認可青睞,目前學校開設的飛信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等專業均為國家特色專業,其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專業,創建于1952年,是目前我國航空航天類專業中最具特色、最具實力、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在全國排名方面,學校更是超過了不少的985高校,在軟科綜合位列全國第36名,校友會綜合位列第49名。
4、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郵電高等學府,是教育部直屬、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工管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型大學,學校創辦歷史悠久,至今已經有60年的辦學歷史,作為一所211大學和雙一流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專注培養人工智能化和自動化人才,學校的物聯網工程、應用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均為國家特色專業,也是目前國家戰略非常青睞專業,在全國高校排名中北京郵電大學位于軟科綜合的第63名,校友會綜合的第46名。
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所211高校,盡管該校對華東地區的輻射程度不高,但是該校作為一所陜西省最好的重點大學之一,深厚周邊省份考生的青睞,該校是國家教育部直屬、以電子與信息學科為特色,工、理、管、文、經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的通信工程、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均為學校實力相當的專業,也是目前就業市場上最好就業的專業類型,在全國高校排名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位列軟科全國排名的第40名,位列校友會的第43名。
6、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作為財經類高校的“小清華”可以說是想要從事財經崗位的考生最想報考的一所高校,盡管該校并非985高校,但是其綜合實力尤其是在財經類專業實力上不容小覷,是很多985學校所不能比擬的,學校的保險學、統計學、金融學和財政學均為國家特色專業,基本就業的企業都是國家政府部門或者是大型國有企業,都可以看到中央財經大學專業人才的身影,在財經類中央財經大學可謂是首屈一指,在2024年財經類高校中位列第2,在全國軟科位列第44名,可見實力不一般。
7、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東北三省中綜合實力最為強勁的211大學之一,該校和國防科技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六所高校并列稱為國防七子,足以可見哈工程大學在國防高校中的地位,學校的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自動化等專業均為學校的特色專業,在高校排名中,哈工程一直都有著非常不錯的表現,在2024年位于軟科綜合高校的第45名。
8、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是一所教育部直屬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作為一所有著歷史底蘊深厚的高校北京科技大學即便不是985大學,但是其因為是由天津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高校,學校的礦冶領域尤為出色,作為一所科技大學,學校自創建旨在培養科技人才,多年來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如第一臺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北京科技大學誕生,“嫦娥四號”新型空間展開系統也是由北京科技大學團隊研究,足以可見北京科技大學的強勢,在2024年全國高校排名中北京科技大學位列全國綜合類高校的第34名,超過了不少的985高校。以下是小編剔除985的純211大學名單及排名:
全國排名 | 院校名稱 |
35 | 北京科技大學 |
35 | 上海財經大學 |
3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41 | 北京交通大學 |
43 | 蘇州大學 |
44 | 華東理工大學 |
44 | 中央財經大學 |
45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46 | 東北師范大學 |
47 | 華中農業大學 |
48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49 | 南京農業大學 |
50 | 鄭州大學 |
51 | 暨南大學 |
52 | 南京師范大學 |
52 | 武漢理工大學 |
54 | 中國礦業大學 |
5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4 | 中國政法大學 |
55 | 江南大學 |
55 | 天津醫科大學 |
56 | 上海大學 |
58 | 華中師范大學 |
59 | 西南交通大學 |
60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6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2 | 陜西師范大學 |
63 | 北京郵電大學 |
65 | 河海大學 |
66 | 北京工業大學 |
67 | 西北大學 |
68 | 北京化工大學 |
69 | 西南大學 |
70 | 云南大學 |
70 | 西南財經大學 |
71 | 南昌大學 |
73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74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75 | 華北電力大學 |
76 | 東華大學 |
77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79 | 華南師范大學 |
81 | 福州大學 |
83 | 合肥工業大學 |
83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84 | 北京林業大學 |
84 | 中國傳媒大學 |
86 | 湖南師范大學 |
90 | 廣西大學 |
92 | 長安大學 |
95 | 安徽大學 |
95 | 貴州大學 |
9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102 | 中國藥科大學 |
104 | 海南大學 |
108 | 太原理工大學 |
109 | 河北工業大學 |
111 | 大連海事大學 |
113 | 東北林業大學 |
116 | 內蒙古大學 |
121 | 東北農業大學 |
128 | 寧夏大學 |
129 | 新疆大學 |
131 | 遼寧大學 |
134 | 四川農業大學 |
136 | 石河子大學 |
165 | 延邊大學 |
173 | 青海大學 |
192 | 西藏大學 |
215 | 北京體育大學 |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211大學是中國教育體系中僅次于985大學綜合水平的高校,社會認可度高備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也成為了同學
高考550分在全國大部分省份中都算的上中等偏上的高考成績,而天津市毗鄰北京市,地理位置優越,不管是教育
南林全稱為南京林業大學,作為農林類高校南京林業大學不管是從分數線還是在全國排名來看都比不少的211大學
安徽省地理位置優越,人文底蘊深厚,教育資源也相對比較豐富,其中中科院直屬的中科大就位于安徽省省會合肥
在滿分750分的省份來說,高考608分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不過不同省份由于高考人數、考試難度的不同具
廣東省地理位置優越教育資源也是相對比較豐富,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考生青睞,而對于廣東省民辦二本學校的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