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藝考生作為每年高考大軍當中一個特殊的考生群體,其關注度頗高。所謂的藝術類考生,其實是指報考藝術類院校藝術專業或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的考生。那么,藝術類考生有哪些專業?藝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區別是啥?哪個更有出路?下面小編將詳細給大家聊一聊這幾個關注度非常高的問題,有需要了解的學生和家長速速圍觀!
藝術類考生有哪些專業?
目前,我國開設的藝術類本科專業有56個,分為5個大的類別,名單為美術學類、設計學類、戲劇與影視學類、藝術學理論類、音樂與舞蹈學類。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音樂教育、纖維藝術這3個專業是2020年才增設的,曲藝、音樂劇、科技藝術、美術教育、珠寶首飾設計與工藝這5個專業是2021年才增設的。
1、美術學類
美術學類包括美術學、繪畫、雕塑、攝影、書法學、中國畫、實驗藝術、跨媒體藝術、文物保護與修復、漫畫、纖維藝術、科技藝術、美術教育這13個本科專業。從歷年高考志愿填報來看,美術學類相關專業的填報熱度很高,競爭異常激烈,畢業生可以在藝術創作、藝術設計、教育等領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2、設計學類
設計學類包括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公共藝術、工藝美術、數字媒體藝術、藝術與科技、陶瓷藝術設計、新媒體藝術、包裝設計、珠寶首飾設計與工藝這13個本科專業。近幾年來,設計學相關專業也是極其熱門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技術含量高,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前景相當好,畢竟市場需求極大。
3、戲劇與影視學類
戲劇與影視學類包括曲藝、音樂劇、表演、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影視攝影與制作、影視技術、戲劇教育這15個本科專業。該類專業歷年填報的考生相對少一些,競爭激烈程度有所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太燒錢了,不僅學費高,各種設備以及外出實踐、培訓都需要花費很多錢。
4、藝術學理論類
藝術學理論類包括藝術史論、藝術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這3個本科專業。這類專業主要是對藝術理論的綜合性研究,比較冷門,報考的人數很少。學生畢業后主要去向包括高校、各級文化部門、美術館、博物院、出版社、影視等地,從事教學、策劃、文娛等相關工作,比較適合女生。
5、音樂與舞蹈學類
音樂與舞蹈學類包括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舞蹈教育、航空服務藝術與管理、流行音樂、音樂治療、流行舞蹈、音樂教育這12個本科專業。該類專業也是比較燒錢的,除了學習費用,購買音樂設備、音樂相關軟件都費錢,如果偶爾聽個演唱會的門票費用也不少,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考生還是需要謹慎選擇。
藝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區別?
藝考生和普通考生的區別還是比較多的,包括考試形式、志愿填報、文化課分數線、學習內容等方面。
從考試形式來看,藝考生需要參加普通高考和專業藝術類考試,而普通考生只需要參加6月份的高考。說白了,藝考生要參加兩次考試,普通考生只用參加一次考試。
從志愿填報來看,藝考生由于在高考之前已經參考過專業藝術類考試,差不多已經明確了所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只需要根據專業合格證填報高考志愿,同時也可以根據文化課成績填報普通專業。而普通考生是沒有藝考專業填報資格的。
從文化課分數線來看,藝考生的文化課錄取分數線普遍較低,300分左右就能過線。而普通考生想要考一所比較好的院校,高考分數往往要達到500分左右才行。
從學習內容來看,藝考生不僅需要學習文化課程,還需要重點學習專業知識,比如音樂、美術、舞蹈等等;而普通考生只需要主攻文化課知識。
藝考生和普通考生哪個更有出路?
這個問題其實并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主要取決于個人興趣、優勢、天賦、學習能力、市場需求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考生有一定的藝術天賦,并有意往這方面發展,家庭經濟條件也許可,完全可以通過藝考這條路施展自己的才華;如果考生對藝考不感興趣,老老實實通過普通高考來實現人生價值即可。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想必很多人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軍人,保家衛國。于是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毅然決然的選擇報考軍校。那么,
據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藝考生人數高達101.55萬人,其中,美術類藝考生人數約為52.8萬人,占比超過總人
在這個就業形勢異常嚴峻的時代,報考師范類院校確實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公費師范生更是受到了一眾
眾所周知,高考通常是先公布成績再進行志愿填報工作,但是各個大學是不會提前公布專業錄取分數線以及提檔線
隨著現如今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護理行業專業人才供不需求,不管是醫療機構還是養老院對于護理專業人才都是非
每年高考一結束,各省市或地區的高考難易程度則是被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其中,江蘇省和河南省作為我國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