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考政策加分項目呈逐步精簡趨勢,但仍有部分符合條件的考生有機會享受政策加分或優先錄取的優待。高考加分項目具體有哪些,小編將會在本文為大家詳細羅列,請大家認真閱讀本文。
高考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政策的實施目的是為補償教育資源差距、幫扶弱勢群體、鼓勵學生多元發展、落實民族政策和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缺陷。因此高考加分項目必然與這些內容有關。每個地區的加分項目、加分分值等內容有差別,具體加分以各省規定為準。
2025年,高考加分政策繼續遵循“促進公平、規范管理、科學精準”的原則,對加分項目和分值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根據教育部發布的《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烈士子女
烈士子女在高考中可享受20分的加分政策。烈士子女需提交相關烈士評定證明文件,經審核后方可享受加分。
2.退役軍人
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可享受20分的加分;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可享受10分的加分。
3.少數民族考生
少數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因地區而異。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內除南寧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等5市的城區外,全區其他地區的瑤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10個世居少數民族考生,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地均在廣西區內同一地區的可加15分;防城港市防城區、東興、靖西、那坡、憑祥、大新、寧明、龍州等8個邊境縣考生,戶籍、學籍和實際就讀地均在廣西區內同一地區的加15分。
4.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考生
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可享受5分的加分;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可享受5分的加分。
浙江省加分資格考生:
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20分。(只有退役軍人本人享受高考加分,其子女高考不享受加分)
3.自主就業退役士兵考生,加5分。(退役士兵本人參加高考有加分,其子女參加高考沒有加分)
4.戶籍在景寧畬族自治縣的少數民族考生,加5分,考生高中階段戶籍、學籍、實際就讀均須在景寧畬族自治縣。(2024年起調整為地方性加分項目,只面向本省所屬高校投檔時使用;2027年起取消這一加分政策)。
5.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加5分。
6.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加5分。
同一考生符合多項加分條件的,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的招生項目。具體以《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實施意見》為準。
安徽省高考加分政策:
烈士子女加20分,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加20分,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加10分,歸僑、華僑子女、歸僑子女和臺灣省籍(含臺灣戶籍)考生加10分。
所有高考加分項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計劃的藝術類專業、高水平運動隊、高校專項計劃等招生項目。同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
浙江省的加分政策和安徽省的加分政策放在一起就能體現出地區不同加分政策細則也不相同,所以想了解加分政策還得以本省政策為準。
教育部取消的加分項目
教育部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湖北省地理位置優越省會武漢市更是教育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其中民辦資源也是受到矚目,因此吸引了不少的考
廣東省經濟發展迅速,就業前景和就業機會眾多,因此吸引了眾多考生報考廣東省的大學,而網傳的廣東十大垃圾
退檔是高考志愿錄取的狀態之一,也意味著考生此次志愿填報以“落榜”而告終,那么對于慘遭退檔的考生老說對
近期“高考數學140分以上可以破格入985學校。”這一傳聞引起廣大人民關注,這則消息是真的嗎?偏科學生將要
高考填報志愿時要不要出省讀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糾結的問題,既想見識外省的不同之處,又想留在本省待在舒適區
隨著現如今就業形勢的嚴峻,畢業后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是最為關鍵的,尤其是男孩子肩負責任更需要選擇一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