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類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國內民族問題,而建立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民族類大學富含獨特的民族元素和文化特色,應該極具吸引力才對,為何現今卻存在著不少爭議?民族類大學究竟有什么利弊?漢族學生建議上民族類大學嗎?今天小編便分析以上問題,讓我們繼續往下看吧!
民族類大學有什么利弊?
讀民族類大學優勢有以下幾點:
1.體會不同民族的風情。民族類大學匯聚少數民族師生,校園文化多元,節日氣息濃厚,學校會根據少數民族的習俗舉辦民族活動,比如廣西民族大學會在農歷三月三舉辦活動,中央民族大學在蒙古族達慕大會期間舉辦文化展示活動,在民族類大學就讀能體會到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利于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
2.政策傾斜。民族類大學受國家政策傾斜,資金、校園建設、科研條件等方面受到當地政府支持。民族類大學的學生能享受較好的生活環境,還有助學金、獎學金、學校補貼等優惠政策,減少學生花費。
3.錄取分數較低。民族類大學主要招收的是少數民族的學生,對其有優惠作用,會降分錄取。國家規定——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內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都可以降分或單獨劃線給予錄取照顧。
4.學習特色專業。在民族類大學可以學習到與民族有關的知識,拓寬知識面,這是其他類院校所學習不到的。
接下來,我們接著分析民族類大學的弊端:
1.學科選擇局限。民族類大學會開設很多與民族有關的特色專業,如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等,在此類專業建設上較好。理工類、醫學類專業數量較少,建設相對綜合類大學也要弱一些,因此在民族類大學就讀可選擇的專業范圍較窄。
2.歸屬感差。民族類大學就讀學生大半都是少數民族的學生,非少數民族的學生歸屬感不強,不一定能適應民族類大學的風俗習慣,有些學生還會體會到排外感。
3.社會認可度不高。多數民族類大學都不是知名院校,且民族類大學還有降分錄取政策,因此多數就業單位對民族類大學認可度不高,更認可綜合類大學。
漢族學生建議去民族類大學嗎?
漢族學生是否建議上民族類大學要結合個人意愿和考試分數綜合判斷。
民族類大學的學歷是國家承認的,報考民族類大學當然完全可以,但想學習到更深入更全面的專業建議選擇綜合類大學,民族類大學僅有少數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學學科建設較好。
民族類大學的位置通常分散在中國周邊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如學生想未來就業面廣泛建議選擇地處經濟發達地區的學校。除了就業機會較少外,路途遙遠回家也不方面,出行一次就要花費不少錢,大多數漢族學生只有寒暑假有機會回家。
民族類大學多是少數民族學生,本族的學生互相交流會用少數民族語言,漢族學生可能會面臨語言不通、習俗不同、思想差異等問題。但同樣,漢族學生也能體驗到獨特的民風民俗。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藝術類高考是很多對藝術感興趣的同學的選擇,藝術高考項目不止有我們知道的舞蹈和音樂,還有其它項目,就讓
垃圾大學往往以營利為目的,騙取學生和家長報名就讀。騙人手段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它們通過模仿知名院校的名
物化政科目組合是新高考科目組合中最熱門的也是最受考生青睞的科目組合之一,相信不少選擇物化政科目的考生
相信很多的考生在報考專業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醫生,而想要擁有一個好的出路必然是選擇
隨著現如今出生率的降低,中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的階段,護理學專業則成為了如今最受歡迎的專業
征集志愿是招生未滿額高校的一個第二次招生的項目,被不少的考生和家長稱之為補錄,其實這樣的說法并不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