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階段,我們會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初中階段的物理是基礎階段,是為高中物理做鋪墊的,所以學好初中物理,打好基礎是非常的重要,初中物理有很多很多的重點和難點,有許多要背要記的知識點,這里小編給大家總結了關于初中物理力學方面的知識點,希望大家認真看一下。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5、力的測量:
(1)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彈簧測力計: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8: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9: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10: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
11:液體內部產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12: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13:浸在液體中的物體,當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上浮;當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下沉;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時,懸浮在液體中,或漂浮在液面上。
14: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15: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16: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17: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勢能。
18: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

1、求浮力的公式:(1).F浮=G排=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2)F浮=F向上-F向下(壓力差法)(3)F浮=G-F拉 (4)F浮=G(漂浮和懸浮)、F浮=G-F支(沉底)
2、密度的公式:ρ=m/v
3、壓強公式:P=F/S,P=ρ液gh
4、滑輪的公式:F拉繩=1/n(F拉物)(忽略動滑輪重、繩重和摩擦)分兩種情況:豎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首先在豎直方向上又分為在液體中和在空氣中。在空氣中:F拉繩=1/n(G物);在液體中則是F拉繩=1/n(G-F浮)。在水平方向上:F拉繩=1/n(F拉物)=1/n(f摩擦)。若不忽略滑輪重在豎直方向上就要再加上G動,水平的就不用了。
5.功的公式:W=FS(水平)、W=Gh(豎直)(一般情況下)、W=Pt
6.功率的公式:P=W/t P=FV P=GV
7.求總功的公式:W總=W有用+W額 W總=FS W總=W有用/η
8.求有用功的公式:W有用=W總-W額 W有用=Gh W有用=ηW總
9.求額外功的公式:W額=W總-W有用 W額=G動h(忽略摩擦和繩重)
10.求機械效率的公式:η=W有用/W總
η=Gh/FS
η=G/nF
η=G/G+G動
η=P有用/P總
η=GV物/FV繩